题画竹

谁谓籊籊竿,乃不如劲草。
北风动地来,直节未易倒。
净洗碧娟娟,颜色如少年。
窗前风收雨,阶下笋行鞭。
直节老欲枯,初篁瘦而劲。
祖孙知几传,不改君子性。
新笋箨半含,节下粉犹绿。
指日南风来,吹作阶庭玉。

五更

仆云月未落,或谓夜过半。
晓眠我正浓,漫漫何时旦。
一鸡一鸡鸣,梦觉天未晓。
谁较夜短长,我睡不可少。
山寺钟未鸣,城楼角已奏。
角声正可听,攲枕续残漏。
月转参旗横,梅花梦方熟。
罗浮山忽来,毋乃地脉缩。
杭城打六更,市楼已攒点。
流年莫催人,老色将冉冉。
丑夜方向寅,被衾冷如铁。
江南贫者多,奈此霜加雪。
愁多怯长夜,况乃众病归。
何待六十年,老矣当知非。
雁鸣鹤亦鸣,不待鸡戒旦。
平生善利心,一鸣思过半。
宰相当此时,已入待漏院。
我辈独何人,拥被犹困倦。
炉藏火尚红,雪映窗已白。
梦游无色界,不知身是客。

枕上

鸡鸣夜过半,霜气入孤衾。
岁时将脱屣,邻家方捣砧。
出门鸡一鸣,仆马蹋晓冻。
岂知牧牛儿,正作维鱼梦。
一官振饥荒,一官覆水旱。
州里多应酬,田家少愁叹。

正月辛酉大雪三首

缤纷万片打窗来,蓦趁斜风舞却回。
可怪今春寒特甚,梅花一半未曾开。
酒楼柳絮白纷如,带雨随风密又疏。
万景天全群动息,玉堂人老卧茅庐。
从来春雪有人嫌,六出虽工亦漫然。
客舍无毡浑可事,炉无薪炭褐无绵。

书斋壁

苔色排檐绿上阶,诜诜衿佩集虚斋。
耳根厌听閒风雨,惟有读书声最佳。
风收细雨断梅天,昼永身閒但欲眠。
木枕桃笙真有味,广文不用叹无毡。

东郊少步

高低远近树阴浓,杖屦閒行万绿中。
一片残红无觅处,却疑身在碧纱笼。
野风吹树庙门开,神象凝尘壁拥苔。
笑尔不能为祸福,村人谁送纸钱来。

寒食雨三首

山色空濛寒食雨,杨花零乱溧阳楼。
老人岂有伤春事,酒后情怀似感秋。
监官州牧趣修围,里正喧呼急报饥。
店舍无烟鸡犬静,山村桃李已空枝。
梨花白白柳条青,闭阁焚香奈雨声。
闻道清明明日是,江南风土只宜晴。

秣陵

凿山疏水出长江,王气如何可厌禳。
后五百年依旧在,空教晋帝笑秦皇。
龟脊羊肠九里汀,芫花灿灿麦青青。
此生不踏江东道,将谓金陵即秣陵。

题史寿卿二画

香草何时号水仙,翠翘罗袜步蹁跹。
风标宜作梅花伴,不入离骚亦偶然。
少年曾读在原诗,忽见飞鸣傍竹枝。
忆著江南好兄弟,岁寒风雪欲何之。

酒边

儒官冷落似村居,蒲艾葵榴色色无。
却有一尊春酿在,醉眠犹胜楚三闾。
端阳正是独醒时,閒坐难忘一酒卮。
有客似怜官况冷,山童日午送戎葵。

寄周吉卿

采菊篱根蕊尚青,开门稚子喜新晴。
笑翁错料人间事,风雨如何不满城。
四壁寒蛩已可怜,一庭风露转凄然。
杜陵便是归来早,也有荒閒负郭田。
日日言归未得归,翻令儿女笑寒饥。
而今已觉归非远,为报山猿野鹤知。

东观徐鍊师松隐丹房

仙馆幽深竹覆墙,风传石鼎煮茶香。
门前老树高如盖,乞与樵夫话晚凉。
苏仙行部溧州时,曾赋黄冠白鸟诗。
八十鍊师犹健在,自锄松下取苓芝。

思归寄张仲达崔进之

淅淅秋风吹葛衣,新寒已到读书帏。
宦情客况俱牢落,不为鲈鱼也合归。
不为鲈鱼也合归,山中鸡黍正秋肥。
东篱菊在家来好,莫学渊明较是非。

偶作寄李良甫

閒官长日无公事,静室焚香读好书。
饮水饭蔬差可乐,妻儿休叹食无鱼。
山中有云难寄君,庭下鸣蛙殊聒人。
他时寻我江湖上,不是玄真即季真。

寄周吉卿

閒居偏爱十日菊,归计何资三月粮。
肉食不烦忧菜色,田家粳稻已炊香。
怀土怀居小丈夫,首丘祇觉老心孤。
须营浙右归耕地,五福星明正照吴。
老来足力觉全衰,一日山行两日疲。
归去蹇驴须买得,山中出入不嫌迟。

偶见

诗人作事例迂疏,才见佳山拟卜居。
湖海归来馀一锸,买山生计竟何如。
诗囊剑术走风尘,要买桑麻二顷春。
可笑田连阡陌者,元非识字读书人。

题汤松年画卷

貌得人间真乘黄,曹将军后有韦郎。
奚官牵挽犹西望,似忆春风苜蓿长。
紫蜡团心栗玉松,荼蘼香色似同宗。
因思弄蕊攀条处,花刺勾人晓露浓。

溧水道中

步屧春风白马桥,车沟泥滑路迢遥。
眼前未识千红紫,但见新黄上柳条。
五峰合沓拥东庐,泉落芳塘旱不枯。
空凿秦淮三百里,六朝王气几曾无。

和岳国华

落魄居尘迥出尘,丹房芝朮自生春。
琼州太守名家子,不是寻常卖药人。
广文饭少甑生尘,老去衰颜酒借春。
吟癖何曾医不得,古来清瘦是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