骤雨

绛帐虚堂设,檐牙雨骤倾。
已过惊蛰日,未听候虫声。
向晚飞蚊出,偏工傍耳鸣。
山灵戏穷士,邀喝夜相迎。

七夕祈雨

彩云朵朵西风散,银汉昭昭北斗倾。
车上耕夫愁欲泣,桥边织女笑相迎。
蝗飞近境行将及,龙卧深渊自不惊。
病枕怕闻箫鼓闹,谁家乞巧到天明。

入杭苦雪二首 其二

年年西湖上,梅柳得春多。
新正十日雪,重阴压微和。
皓洁混泥途,轻盈赴寒波。
危桥驴失脚,不如坐吟哦。
推窗无杰句,奈此玉峰何。

入杭苦雪二首 其一

雪天无晨昏,尤难辨西东。
高低赋万象,偶尔一色同。
会睹日与月,终愁雨兼风。
居人掩关卧,况乃逆旅中。
买薪呼斗酒,黧颊生微红。

十月下旬骤寒小雪

朔风翻屋浪喧豗,泼墨浓阴扫不开。
天下撒来云母粉,人间唤作豆秸灰。
细民共喜宜新麦,老子先须探早梅。
为怕玉容禁不得,数枝和泪折将来。

三月旦日出游

季春已一日,寒气犹袭人。
斋中偷小暇,陌上追馀春。
金华古精庐,几劫化微尘。
入门何所见,修竹出墙邻。
迤北过崇明,殿阁何嶙峋。
山房闭不启,俗客来辄嗔。
徐归偃藤床,息我定力匀。
残书了一卷,古意含酸辛。
山芽聊止渴,起瀹石泉新。

己卯题吴江长桥二首

瓜步投鞭湿马尾,吴江犹是衣带水。
阳侯不敢驾风涛,神剑自断长虹死。
木罂夜半飞渡军,缚筏驱丁命如蚁。
波心两龙忽跳出,一声金鼓波神泣。
兴废相望五六载,斜阳独倚栏干立。
酒酹波神叫不应,剑铓冷浸秋蒲碧。
江头朱栏四千尺,一望初疑几十里。
左约江流右截湖,桥东出日桥西雨。
渔歌答响远相失,群雁旅泊迷葭苇。
荒村独木横野渡,深厉才能湿衣履。
乘舆足受两三人,犹当杠梁涉溱洧。
书生眼力小如瓮,一睹巨丽心惊喜。
吁嗟人力不可到,毋乃神功役山鬼。
忆昔燕兵下江浙,马逸风騣卷滩尾。
长驱水陆一时进,钱塘破竹从风靡。
川流衰竭王气尽,成败反复固其理。
汴师平南将彬美,南人死恨樊若水。
采石浮桥一夕成,晓出降幡人姓李。

为刘君符赋乐山诗

山体本至静,仁体亦如之。
乐者有深味,鲁论无费辞。
目玩唯自得,心契若有期。
逝川同一旨,妙理无容窥。
刘公本好古,雅志非好奇。
诸君为著语,殆类爱山诗。
泉石涵清思,松柏媚幽姿。
古来山中人,此道未必知。
蜡屐毋乃癖,拄笏殆成痴。
独有首阳高,薇苦甘如饴。
得仁即无怨,千载真吾师。

书范石湖白髭行后

渡江莫盛乾淳间,虞范诸贤鬓未斑。
功名草草负遗恨,老死不见巩洛山。
我近经行石湖路,范家水名王家墓。
风流一代竟澌尽,手泽何人为珍护。
直当慷慨论兴亡,奚暇悲歌叹衰暮。

从圣国宝二茂才叙别

龙门世家史学祖,足涉淮湘到邹鲁。
儿生堕地弧在左,妇闭车中为谁苦。
二君雁荡游虎林,逆旅一笑论古心。
地炉画灰事未竟,推窗看天雪意深。
山寒约共梅花语,江水东流予北去。
明年春风上石渠,道傍为我吊望诸。

壬申冬晦叔译史归别小诗奉饯

苍颉制字传羲皇,鬼神夜哭殊仓黄。
语言声律未易下,嗟君楚产学北方。
又能经术饰吏事,笔墨岂足尽所长。
邮亭一夕饮离觞,他年富贵勿相忘。
天无烈风海波静,白雉九译贡越裳。
盛时努力早出仕,成诵姬旦坐明堂。

青天一片玉,上有众星列。
夜中光渐小,让此玻璃月。
白兔卯时生,桂子秋后结。
天上有山河,两界隔吴越。
何当御嫦娥,万里驾飞辙。
太白为前驱,綵鸾相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