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门性不闻,学者失其义。
上中下为三,善与恶为二。
邹洛异而同,韩扬同而异。
不指理不明,不兼气不备。
理无智无愚,气有驳有粹。
本体在涵养,工夫由克治。
立义以居敬,存诚以去伪。
曾思两卷书,学问千古事。
性外无馀天,斋中有乐地。
吾宗家湖曲,虚斋纳天光。
清源泻活水,中有菡萏香。
我欲袖两图,再拜升公堂。
先天揭右序,太极列左方。
见草忆舂陵,看花思洛阳。
花草各有性,指图试参详。
孔门性不闻,学者失其义。
上中下为三,善与恶为二。
邹洛异而同,韩扬同而异。
不指理不明,不兼气不备。
理无智无愚,气有驳有粹。
本体在涵养,工夫由克治。
立义以居敬,存诚以去伪。
曾思两卷书,学问千古事。
性外无馀天,斋中有乐地。
吾宗家湖曲,虚斋纳天光。
清源泻活水,中有菡萏香。
我欲袖两图,再拜升公堂。
先天揭右序,太极列左方。
见草忆舂陵,看花思洛阳。
花草各有性,指图试参详。
贞女不自媒,蛾眉为谁扫。
春风吹年华,闭户绿芳草。
灵脩不我顾,览镜红颜槁。
焉得北堂萱,聊用宽忧抱。
又惧青蝇谗,善使黑白倒。
遂令亲者疏,我欲俾有昊。
东坡讥举子,有类候虫鸣。
退之讥诗人,谓作苍蝇声。
制策直而核,联句新且清。
自作复自讥,持论终未平。
无人解此意,起我怀古情。
蛙从井底语,豹在管中见。
若遇大方家,一笑真自献。
馈浆意已惊,抱瓮力殊倦。
因知巧若拙,颇觉狂次狷。
玉以德保瑕,珉以多故贱。
火云吐赤日,旱势千里阔。
古人救荒术,货食知本末。
家家算口赋,殆类僧持钵。
激水活肆枯,植木荫道暍。
诸公善努力,赤子正饥渴。
弃儿啼草间,瘦妻卧路傍。
公廪已告匮,私户犹多藏。
嗟哉守钱奴,盗窃势且昌。
莫保千金躯,汝富安得长。
鍊炭不及炊,宝玦空自将。
独有黄巾寇,不入郑公乡。
高贤古所贵,薄俗今可伤。
浙尾带荒江,土与材俱薄。
吴季独终隐,楚黄亦晚错。
馀子不足数,眼明见卓落。
騄駬初历块,青萍新淬锷。
齿少逾老心,事迩存远略。
百金重气义,千里赴言诺。
可期功名会,兼受生死托。
宦途入幽蓟,诗句留殿阁。
出佐紫阳城,一麾真小却。
炳烛照吏奸,良剂痊民瘼。
一庭秋水净,万户春风乐。
河内泣留恂,并州永思郭。
归装乍林丘,趣骑已沙漠。
梅花古驿寒,别酒故人酌。
径北道邳徐,迂西趋汴洛。
宫阙睹盛丽,山川想寥廓。
成皋叹楚战,砥柱窥禹凿。
旧邦吊二虢,古邑辨三亳。
望诸墓犹存,戏马台如昨。
燕赵誇蛾眉,云代珍狐貉。
壮士多屠沽,逸人或岩壑。
访古记宜勒,登高赋须作。
订讹青简在,得句锦囊著。
明年衣绣归,颇愿闻其略。
鸿鹄看高翔,苕枝伏燕雀。
赠言愧非颜,出处其志略。
淳风日已薄,恩义不相维。
吏无得于民,民顾吏有辞。
政化本不立,刀笔事愈卑。
李侯今之人,而行古所为。
外有屠嘉直,内无五伦私。
锄奸如恶草,护民犹婴儿。
瀹河苏彼旱,劝粟哺尔饥。
从容方报政,代者俄及期。
庸吏推不去,良吏去复思。
谁欤观民风,入境采吾诗。
薄官如秋菰,冷淡不堪食。
学宫如传舍,敝漏栖不得。
访君桥水东,一榻可容膝。
中吴多佳士,三载谁与适。
可怜泮林鸮,止醉桑葚黑。
束书归去来,钓台秋风夕。
黄甲旧书生,明廷推一鹗。
岁莫戢羽翰,静听华亭鹤。
盛衰今昔异,出处老少各。
乃翁信奇士,之子亦不恶。
斥鴳伏卑枝,寄声谢寥廓。
甲与吾同生,君子行一周。
少年各丰裕,岁晚怀百忧。
菜地古城下,我今手锄耰。
君当往海陵,绝江汎渔舟。
驾言彼就养,逝将老菟裘。
哀哉随阳雁,止为稻粱谋。
君看横江隼,万里凌高秋。
慈乌昔哺雏,日夜望雏长。
安知风雨横,故巢堕草莽。
乌羽日摧颓,雏饥竟何往。
其一止海隅,雌飞鸣相向。
反哺若天性,迎乌致其养。
我衰发尽白,儿长忽先丧。
赠君慈乌篇,老泪滴纸上。
湖风吹柳絮,记别一年馀。
君出当归养,吾穷久索居。
乍逢论缱绻,欲别又踌躇。
一苇长江隔,时时卜鲤鱼。
英才销落尽,世事一凭栏。
以我相思切,知君欲别难。
暮云南国暝,早雁北江寒。
独羡莱衣乐,春风鬓未皤。
秋空碾上一轮冰,积雨连宵洗更清。
纵有浮云容易散,吹开不待管弦声。
家家望月试停杯,怪底浓云拨不开。
身入广寒人不见,却从袖里裹将来。
中秋万里共阴晴,曾记坡翁最善评。
谁信九霄风雨外,群仙正赏月华明。
开元以后可堪忧,秋雨霪霖稼不收。
此际霓裳歌一曲,君王正在月宫游。
今夜征帆浅渚边,何时樽酒落花前。
白云绕舍归心切,不为春林听杜鹃。
手拈花草弄春愁,儿女安知稼穑秋。
山北山南游未遍,归欤且复事西畴。
江上春云生暮寒,故城回首离长安。
残桃剩柳应无分,留与诸君取次看。
老桧荣枯不计春,好花开落止经旬。
莫将文翰誇馀子,共拟勋名及古人。
长安城头红日斜,王孙金弹打乌鸦。
寄声翠凤穿云去,霜寒莫恋梧桐花。
长松百尺荫官街,街吏斧锯充官柴。
高寒自是饱风雪,岁晚只合居穷崖。
老翁持镜向市卖,铜光的皪秋水清。
丑妇鉴容惊堕地,想渠嫌杀太分明。
牧儿狭径碍樵枝,樵儿格斗暮不归。
于菟一声啸篁谷,两儿惊散走如飞。
卷中人物想乾淳,老笔题诗意转新。
却怪洪杨交不合,诚斋亦自是诗人。
清晖何处有园堂,消得先生句发扬。
百世空留遗墨在,后生并不识骊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