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因送柏岩行,忆京口昔游,忽生怀古之念。追和稼轩此调,并次其韵

第一江山,梦中犹记,好登临处。
如梦兴亡,琼楼玉宇,甚地堪归去。
涛翻浪卷,风流云散,欲住何曾能住。
叹当是、长江飞渡,南朝空怨擒虎。
隆中高卧,纡筹分鼎,可惜轻酬三顾。
大地平沈,乾坤旋转,应有匡时路。
将略非长,争如袖手,寂守禅关钟鼓。
何须问、高吟抱膝,究为龙否。

浪淘沙·中秋再咏

越秀旧山头。
佳景谁收。
沈沈珠海祗东流。
六十年来多少事,都付浮沤。
行迹苦淹留。
闷倚层楼。
清辉频阻绿阴稠。
大地山河浑不见,如此中秋。

浣溪纱

谁道人间不可哀。
夕阳愁满旧池台。
辽天何事鹤归来。
斫地歌声余抑塞,凌霜诗抱足低回。
怀中倘有未然灰。

风入松·答客问

栖迟社栎涧松閒。
天任养衰顽。
一邱一壑余残梦,空回首、万里江山。
透网鱼宁得所,巢林鸟怎飞还。
庭柯何事足怡颜。
三径莽榛菅。
楼台片段浑无地,更休言、玉宇高寒。
几叶云烟画本,一龛香火蒲团。

扫花游·民国十五六年,余卜居圣湖之滨。每来往孤山,见道侧孙花翁墓埋没蓬颗间,心焉伤之,拟为修葺,未果也。旋闻湖滨筑路,墓将被毁,方商之周湘舲,谋迁葬,得易大岸自杭急札,云墓已毁。湘舲立遣人往杭道地,则仅得束棺之铁及石碣、石案诸物,棺椁则云已化尽。湘舲乃与刘翰怡筑冢于道左高阜,表曰宋词人孙花翁墓,树石案于前,实则遗骼已莫知所在矣。方事之殷,大岸为图纪之,且题词甚悲,久存余所。越十余载,余避兵香港,大

词心百结,付一往沈冥,罢歌苌楚。
怨痕梦缕。
尽秋坟夜唱,鹤衣愁舞。
坏土飘零,莫话西陵风雨。
逐流去。
问尘世那寻,堪葬花处。
穿冢空自许。
甚没分同归,段桥西路。
菊泉荐俎。
好萧条异代,共盟幽素。
满目江山,谁省骚人意苦。
漫回伫。
折冰弦、恨深重鼓。

浣溪纱

老懒新诗一字无。
宁缘败兴为催租。
秋风病骨几曾苏。
多难登临将甚地,闭门歌哭祗如愚。
不须菊酒慰潜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