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花袍紫不知名,涧草茸青取次生。
便是常州草虫本,只无蚱蜢与蜻蜓。
头上高垂碧玉盆,谁将漂絮尚残痕。
青天幸自秋江样,须惹三丝两缕云。
绵山恨骨已寒灰,尽禁厨烟肯更回。
老病不禁馊食冷,杏花饧粥汤将来。
出了长干过了桥,纸钱风里树萧骚。
若无六代英雄骨,牛首诸山肯尔高。
单车一节又行春,敢为观风惜病身。
只是担头无櫑子,枉教唤作踏青人。
捣蓝作雨两宵倾,生怕难乾急放晴。
一路东皇新晒染,桑黄麦绿小枫青。
一春今岁两中和,信道韶华定较多。
二月半头花已尽,脱空日月退还他。
盘蔬盂饭趁朝饥,争指枯肠作地基。
不觉南山新笋蕨,搀先占却未多时。
人家争住水东西,不是临溪即背溪。
拶得一家无去处,跨溪结屋更清奇。
也知水碓妙通神,长听舂声不见人。
若要十分无漏逗,莫将戽斗镇随身。
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
日日锦江呈锦样,清溪倒照映山红。
右缘绝壁左深溪,头上春霖脚底泥。
溪里仰看应落胆,闭窗关轿不教知。
一派泉从千丈崖,轰霆跳雪泻将来。
无论惊杀行人著,两岸诸峰震欲摧。
山不人烟水不桥,溪声浩浩雨萧萧。
何须双鹭相温暖,鹭过还教转寂寥。
溪行尽处却穿山,忽有人家并有田。
幸自惊心小宁贴,误看田水作深川。
山行政好又逢溪,况是危峰斗下时。
知与此溪有何隙,遣它不去祗相随。
已是山寒更水寒,酸风苦雨并无端。
诗人瘦骨无半把,一任残春料理看。
五日银丝织一笼,金乌捉取送笼中。
知谁放在扶桑树,祗怪满溪烟浪红。
深村可笑是居民,生长深山野水滨。
总出篱东携稚子,走来岸上看官人。
䰒松睡起揽诗编,信手翻来诵数篇。
忽有篙声仍绝叫,隔篷知是上滩船。
行人都上半山青,记得前朝傍险行。
左右回身看不彻,两边已失一滩声。
地锦花铺地锦衣,碧茸上织紫花枝。
垂杨舞罢莺停唱,不捲华絪待阿谁。
侧塞千山缝也无,上天下井万崎岖。
昨朝曾过芙蓉渡,寻到溪源一线初。
山北溪声一路迎,山南溪响送人行。
也知流向金陵去,若过金陵莫寄声。
后山勒水向东驰,却被前山勒向西。
道是水柔无性气,急声声怒慢声悲。
日高谷底始微暄,岚翠依然透骨寒。
说与行人忙底事,金鸡声里促银鞍。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政是行人肠断时,子规得得向人啼。
若能泪得居人脸,始信春愁总为伊。
山行旧路不堪重,及汎湖波又阻风。
世上舟车无一稳,乾坤可是剩诗翁。
同列诸公总劝予,归时切莫过重湖。
婺源五岭祁门峡,今是危涂是坦涂。
一夜颠风翻却天,簸将白浪到天边。
康郎尚自无根脚,斗大洲头却系船。
问来邬子到南康,水路都来两日强。
屈指行程谁道远,如今不敢问都昌。
书策看来已觉烦,诗篇厌了更休论。
客心未便无安顿,试数油窗雨点痕。
一风抛起万琼楼,几子康郎总掉头。
莫怕浪高洲尽没,海船下碇并无洲。
新诗哦罢倦来眠,蝴蝶飞游八极边。
船外风涛如霹雳,一声不到睡乡天。
湖心何许有人烟,上下双天两点山。
犬吠鸡鸣四船里,旋成水国一家村。
船上犹馀一日粮,湖心粮尽籴何乡。
仙家辟谷从谁学,明日无炊即秘方。
南人方理北归舟,北地风来便作愁。
不道北船等多日,北风不作不成休。
大风动地卷波头,索酒频添醉未休。
不判明朝教作病,却图今夕要忘愁。
风力掀天浪打头,只须一笑不须愁。
近看两日远三日,气力穷时会自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