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所见答瘿公

旧约年时一重题,明儿蜡八语犹凄。
如今为谱罗敷狷,不赋无题似玉溪。
灯火高城夜已寒,接头惊见叹无端。
当前顿失听歌意,却被秋娘带笑看。

为胡夔文题戴鹰阿山水画册十二首

南风三日不成雨,化作春云绿似螺。
不负小楼辽望意,看花评画忆鹰阿。
城南枯树唐时物,每过山门一省寻。
已失婆娑当日态,托根曾不在山深。
浩荡闲鸥意未驯,拿舟有梦落烟津。
亦知穷海生桑后,一水盈盈阒绝人。
过阙车声日几回,雪中前夜有轻雷。
西山一角寻常见,春至岩花已漫开。
空山一鹤断霜翎,北塞春来草未青。
有客才名满天下,可无他日叹华亭。
怪石长松共寂寥,蕨薇将尽日萧萧。
鹂砭词客无人识,自是名高迹欲遥。
调瑟更番说改弦,妙歌投俗只堪怜。
人间不见迢迢谷,移勒山庭亦足贤。
泼墨挥毫别有神,北碑南帖辨尤真。
幽栖近忆梅源路,独以书名属此人。
菱芡葭荷着意生,陂塘风物爱湖城。
扁舟南去应回首,槐柳深深旧帝京。
蹑天高路自逶迤,吹尽残梅雪满枝。
下有培塿上松柏,一身来去独迟迟。
点缀溪山着此翁,扶筇尽日倚高松。
悬知四海皆秋气,却爱残阳晚更红。
眼底云山意已奇,别从画里更题诗。
无端写尽春明梦,肠断前人且未知。

楼阴

惜花秋思比春深,湖菊霜初晚独寻。
剩与西风增一叹,乱蝉如呓过楼阴。
折枝临水悔教迟,照影今怜鬓有丝。
已负芡菱消夏约,白荷垂尽再来时。

十月朔日过江亭

野菊依篱高下长,路人搴苇浅深行。
孰云十月秋光尽,不见宫槐落又生。
薙草郊原明逻骑,殷城车马接孤村。
洒然自取今朝乐,更就田间野叟言。

再答瘿公

万虑撄心强自持,别寻歌哭恣吾思。
他年恐似秦淮海,博得微云一抹词。
预卜他年更断肠,此怀欲遣竟无方。
寄诗容有丁香结,已负方回柳色黄。

清明后一日作

已催新绿过清明,作兴东风蓦地生。
早落杏花成几树,不消鶗鴂再三鸣。
榆柳楂梨桃李梅,紫丁红药大櫰槐。
群莺落得争枝乱,国事如今尽可哀。

五月二日雨中感怀

竹裹红丝角黍香,旧风闾里说端阳。
北来十载萧条过,岂意今年更乱亡。
不持国纪日相残,坐视民饥自爱官。
一月旱云三夜雨,等闲摧尽数花兰。
侏儒不饱朔仍饥,杀夺当前正此时。
庭树野鸦驱宿鸟,几何同不作流离。
张君讯有南行计,王子书来劝北廑。
毕竟一身同越鸟,三年能了故宫文。
诸大重逢鬓亦斑,结庐近水得长闲。
因循便过榴花节,未必能寻湖上山。
半塘水戏珠江曲,兵事荒凉过十秋。
争利杀人南北一,老来吟叹海绡楼。

澳居杂诗

倚栏树不到檐庭,白日初黄月淡青。
楼外是山山后海,人生难得此居停。
一湾水弱不流花,寂寂连山长草芽。
五月海风多带雨,乱帆随雨过前沙。
湿草低田旱亦枯,海洲谁谓水都无。
憬然中谷三章后,不是忧深独老夫。
巢鸟因风落短檐,屡回头处语詹詹。
此情只有卿能识,雨后阑干不上帘。
淘河洿泽日啁啁,岂有飞鱼更可求。
三十六鳞初上水,却无人钓马留洲。

杂诗

眼底莺花历乱时,不分红紫与黄骊。
馀年心力俱抛尽,日听金铃度柘枝。
一雨山云缓缓归,西峰楼外隐依微。
回头欲睇丁沽水,不见东流挂落晖。
孤吟真愧夏虫鸣,相跃相从共死生。
惟有伤心无与诉,未寒良夜一蝉情。
旧时人影记周遮,步屟回廊日又斜。
一镜照天仍覆地,眼中何处有莲花。
了无大地月长明,圆缺何从灭又生。
玉兔银蟾劳想象,任人惟有可名名。
捐情老始学忘情,不谓林花雨后生。
黄蝶晚阳盘草地,片时闲立便多情。

书愤

慷慨秦风对策言,襄阳挥泪我衔恩。
眼中三十年来事,又见虾夷入国门。
过陈不式为无人,谁解尼山语痛辛。
老去此忧无可寄,不从今日始伤神。

悼黄克强、蔡松坡,示刘栽甫

旬日死二士,北斗方阑干。
自非平生交,独为长夜叹。
提携天下事,哽咽滔滔澜。
吾党复何言,要盟渝岁寒。
老我廿载志,同辈多异趋。
二三出豪杰,再造此夏区。
惭无锋镝身,让子诗书儒。
人才恸来者,海水涸未枯。

哭袁季九师

俯仰十四年,今朝始一恸。
问居得噩耗,杀身讵为痛。
所哭知我者,遇我不以众。
乃无国士报,敛恨隔幽洞。
节也少孤露,得师良独艰。
弱冠事简岸,闻道饥忘还。
论文惟先生,深宁于文山。
生平北面拜,至今非人间。
乱后得一见,滇归出港屿。
诒书戒夙约,中夜叩逆旅。
苍然侍摄照,海日动眉宇。
岂知修谒初,已是永诀许。
百思所报难,一瞑此何救。
世衰论出处,不辱副期厚。
馀生未可卜,斯志窃自守。
重泉若有知,忾忾见左右。

杂诗

暖气在海棠,几日发春绿。
桃梨亦含蕾,梧桐渐捎竹。
微微蕙兰根,郁郁芰荷渌。
感物叹景迟,忧生伤世速。
绪风送馀雪,新阴待众木。
忽思乡国寒,时已换春服。
行云久滞淫,国事有陵谷。
壮岁既屡违,所忧极口腹。
中宵闻风声,起视庭树疏。
览彼木始荣,叶落不成墟。
生才已旷世,涉变尤无馀。
承尘留薄寒,内帷有残炉。
过时竟何用,况欲为橧居。
出户见明星,充絮飘长裾。
犹能御羊裘,未可持换铢。
芬芳盆中梅,丫杈窗下株。
爱惜遂及彼,吾怀将何如。

杂诗

清初说理学,学故在遗逸。
乾嘉盛考据,词流亦辈出。
随波遂不反,道咸稍佞佛。
世风虽数变,士行未全失。
秋高木始落,水尽沙露骨。
同光迄尔来,雅道直萧瑟。
孤鸿日南还,师门廿年阔。
登高我何思,古人重仿佛。
黄菊未始华,梧桐尚成阴。
迟霜寡秋色,夏荫留鸣禽。
譬彼绝续交,容我徘徊心。
黄陈一已往,吾衰宁自今。
能毋始今朝,更溯浔阳寻。
南山不在目,有酒谁共斟。
风雨忽然至,岂不念国乱。
世材不天假,秋华复伤晚。
原草日以黄,丰条顿成蔓。
茱萸亦宿实,初辛不如蒜。
天道至此穷,虽才我奚赞。
嗣宗思亲友,晤言每自叹。
何如左太冲,高步独无闷。

杂诗

宝剑去绦鞘,勇士不敢佩。
高林委枝叶,众鸟非所爱。
论交结以利,于古始不背。
管鲍财可共,王贡名俱泰。
宁为歆示绝,修以质构害。
饥兽不索群,风蝉不成对。
由来岂物异,何用多感喟。
炉火烬复燃,腾腾送冬夜。
室空絮不温,况有无衣者。
严风刷城头,华灯照车下。
贵人犯宵出,欢宴逮仆马。
道旁褴缕子,持剂不救饿。
国帑内空虚,市易困刀货。
欺人盗贼行,窃国富者哿。
人各不相恤,责亦在尔我。
沧海有回澜,水风自相激。
道丧世益下,陆陵见平溺。
晚清曾左伦,振亡岂以德。
舍利先气谊,与事共休戚。
数往论世儒,虽近那可得。
冻雀依檐枝,汝亦争格磔。

送张孟劬

清明李花犹未开,绿荑著树初粘苔。
攀条送君条似枚。
江南直北阻梦到,乱至忧生轻别杯。
春前愁子日羸病,已过春期岁阑冷。
往复言诗后应省。
枝头雀噪相向鸣,驿路回车驻光景。
似君有比龙为云,韩孟往矣当贱贫。
国子博士无典坟。
为儒过勇亦戕性,且种春桑行海滨。

杂诗

东风雨与俱,西风雨不作。
始秋遂改度,览变未为错。
黄华晚逾静,过蝶来相索。
穷途方两遇,众木亦纷落。
淹然沆瀣心,负此偏反若。
松柏张秋维,园馆生夕阴。
蔽亏尚未已,萧飒无留禽。
随阳众所乐,憩夏昔所任。
徒闻蟋蟀鸣,仿佛枫树林。
入耳暂无虑,察物惟伤心。
嗟民独靡依,不闻发悲音。
秋蓬美枝叶,所恶在根本。
随风不知往,去地日已远。
烝人何蚩蚩,原草何菀菀。
经营四方事,相与日牴践。
中林野火落,青青化为炭。
亦自有根荄,糜灭已复蔓。
露下青玉凝,风动金支舞。
梧桐叶微脱,庭阶夜将曙。
节士悲零落,达人观岁序。
消长理必繇,物亦莫能忤。
鸡鸣一何急,日出光易午。
思治恐弗及,在暗恐弗寤。
坐起披书读,潇潇更闻雨。
朔风吹飞雁,南望天无极。
明知寒已至,去此将安适。
衡阳不可度,漳川宁可息。
引领见云中,关塞奔直北。
湑湑赤棠道,采采首山侧。
秋高稻粱肥,胡不奋归翼。
群飞夺孤往,何况栖水国。
君子念乱离,欲行行未得。
季秋京北寒,吹雪入城闼。
馀威劫晚花,飞埃障孤月。
岂知城南农,束笋新迸发。
我园树亦奇,已著紫丁结。
春物以秋荣,秋芳为时歇。
事异李梅实,变甚菽霜杀。
衋心警气候,无畏谢明达。
庶徵倘可言,物生恐多札。

咏史

论学疑植党,著书或谤诽。
陆宣校医方,程子却讲艺。
匪惟保厥身,正以善养气。
痛赵尚笺骚,蒙伪乃注契。
紫阳心更苦,矧复伤五季。
人伦苟不绝,天意必有寄。
方冬木尽脱,生机盖下被。
乱世重吾儒,义长在天地。
哀哉二刘子,冻馁死无畏。
群盗已蜂起,谷食日踊贵。
妻子相去远,教授废陈肄。
刑不威小人,礼不正在位。
虚有建学名,而无弘道计。
方领矩步伦,展转沟壑毙。
后进失师承,攘寇入不义。
伤哉魏玄成,著论为流涕。
王畿制既紊,大都乃偶国。
乡遂变轨里,都鄙乱阡陌。
均人失所掌,平土恶可得。
元魏诏均田,自上之指给。
男妇逮奴婢,田受各有级。
扰民恩不周,制地已无术。
元稹画作图,周主所叹惜。
吏民诏先习,一岁行不及。
视魏倘设施,五十或笑百。
宣和乃置局,投牒任诬白。
私田指天荒,主者反租役。
鲁山阖县田,尽括不留隙。
夺良以入公,夺公复有贼。
均地不可行,均税济其塞。
郭咨孙琳方,救敝出末策。
美名固可慕,实施竟何益。
天下方骚然,废书三太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