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孤台晚眺

隐约钟声杂市声,又看斜日下重城。
人前恻恻无高论,江上悠悠入晚晴。
忧世但知来日在,倚楼真觉一身轻。
栖鸦流水成终古,吟遍秋光识此情。

戍申十一月重游通天岩宿山寺

深岩一穴天光聚,怪石当人如虎踞。
荆棘相看已隔年,洞中石佛真顽固。
高飞一鸟破鸿濛,涧底云烟失攀附。
层峦椎鲁无性灵,点缀遥情出寒树。
山色宁知迟暮心,斜阳不到无人处。
谁持肝胆照荒寒,剩有悲欢支世故。
晚钟催客入寺门,草背灯光如缀露。
山僧向我说灵怪,夜深暂尔清百虑。
卧闻石齿漱泉声,缺月微明四边雾。
岩颠忽吐银色云,曙星隐约在庭户。
半世劳劳向晓心,一枕深深佛前炷。
官如残梦应自笑,人情剥尽随所遇。
万木不动风有声,晨光惨惨生幽怖。
入山苦劳出山逸,掉首还寻出山路。

移寓南安郡楼

微觉人间忧患长,树头寒雾减春光。
儿时书卷存馀味,静日江山但坐忘。
雨脚减收延返照,蛛丝何意近雕梁。
野梅吹尽无人见,辜负高楼一夜香。

游丫山

云拥丫山尖,双髻不容把。
影落烟镜中,晴光助妍奼。
入山恐不深,此景讵忍舍。
空濛无远近,色相天所假。
石骨敛春容,怒立拒奔马。
披霜万叶黄,背日一峰赭。
入寺不知门,雾湿钟磬哑。
梯树引泉根,泠泠堕檐瓦。
蹑足出丛薄,豁然露平野。
残阳淡淡收,飞鸟悠悠下。
中有万古情,含悲不能写。
束身入世程,此意待来者。

夜雨书怀

黯黯春光去,垂垂老境添。
雨深灯有晕,人静水窥帘。
入世愁儿女,思归计米盐。
略谙齐物旨,何意问飞潜。

去任有期矣三月二十三日分巡至信丰留赠诸父老

昔遭粤匪乱,兹城独完固。
郁郁五十年,遂通南雄路。
风气递旋转,博斗争蚁附。
父老拜马前,欲语尚瞻顾。
陋俗非近因,合群费将护。
欲预百年计,力岂旦昔赴。
三宿吾何恋,讵曰弥世故。
天地入尘埃,一罅春光聚。
因之怀物情,百忧竞奔注。
声声行不得,鹧鸪留我住。
林外杜鹃啼,道不如归去。
山深见日迟,晴光阻高树。
出谷眼忽明,触境吾无忤。
还待后来人,悱恻瞻天步。

读范肯堂遗集怆然赋此

达人齐恩仇,沉忧吐珠玉。
并世毁誉情,待向沧桑哭。
谁知一卷诗,早定浮生局。
君诗大国土,未屑计边幅。
精神在苍莽,万象生断续。
放笔夺天机,窅然龙象伏。
甲午造君庐,饥驱一月宿。
家贫国多难,畏行转踖踧。
幽吟互赠答,一放常千曲。
相知在肺肝,影不隔明烛。
收泪入欢娱,持瑕又抵触。
当年笃爱情,历历诗在目。
此境不可追,此诗安忍读。
墓门宿草深,昨夜梦海角。

章江晚泊

日没群峰争向西,片帆东指客程迷。
江山寥落同萤照,城郭苍茫与雁齐。
久坐欲呼河汉语,苦吟如索肺肝题。
风含百种凄凉意,吹入人间作笑啼。

槐树下戏题

空庭吏散槐阴转,如脱炎蒸雨后秋。
蚁穴王侯喧午梦,蝉枝风露咽清愁。
任他病树连根爨,赚我劳生匝月留。
却忆宣南龙爪下,万人如海影萧飕。

宿新安县示子言

我从洛阳来,坦途无百里。
峨峨见城阙,崤陵列屏几。
车马乱流渡,隐隐如浮蚁。
莫吊古战场,中原事未已。
风起远天黄,落日淡如水。
况为行路人,茫茫谁遣此。
须臾日西匿,回光射成紫。
幻影逐明生,饥乌投暗止。
此是古今情,悠悠吾与子。

阌乡宿黄河堤岸

柳阴见黄河,日暮愁客心。
极目但尘沙,不知春已深。
麦陇叠成梯,层层如划簪。
其颠平如掌,山态不可寻。
方舟压奔溜,榜歌杂秦音。
遭时苦踯躅,十年江海滨。
沉忧斗靡丽,厌作东南人。
此行入苍莽,翻觉眼底新。
冈陵郁雄厚,风物含萧森。
河声去不息,来日愁因循。
对此真茫茫,吾衰复何任。
一鸟意超忽,万里天阴沉。
心境各殊态,劳者徒酸辛。

晓发邠州

日日征鞍傍柳行,柳绵吹尽不闻莺。
马头微月如云淡,麦上朝曦与露平。
陶穴尚存中古制,望春忽起少年情。
疲驴转磨驼铃急,唤醒劳人是此声。

月夜登兰州城楼望黄河隔岸诸山

月中望黄河,满目金破碎。
沙堤不受月,因水得明晦。
城影落山腰,雁声出云背。
三更天宇高,七月残暑退。
树动风无声,坐久得秋态。
心知寒讯早,预作雪山对。
暂与解烦忧,清露入肝肺。
忽闻伊凉歌,河声助慷慨。
河流去不回,明月年年在。
斟酌古今情,几人临绝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