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揭阳姚君悫秋园

七年北客吾何寄,君亦有园归未能。
平昔山中数幽子,朅来海上一行縢。
后期息壤诗迟报,春尽看花事独增。
不觉明朝又寒食,眼前风絮日飞腾。

清明与同学诸子登江亭

禊事南海游,邈然谢士夫。
独与二三子,清明陟城隅。
含荑见高柳,刺水生新蒲。
东风玄鸟来,万象咸昭苏。
昔贤当此时,风咏怀舞雩。
一鬯浩荡机,用祓旧染污。
京城无澄川,有水皆沮洳。
江亭稍清浅,大与山阴殊。
春冰虽已泮,才没葭中莩。
诸子歌沧浪,而我和于于。
平生江海心,忽在弦诵馀。
何时从坡公,南溪侣禽鱼。

春尽日出游

念乱忧生已不任,尔来多负看花心。
晚收桑柘怜农事,坐阅溪山换醉吟。
怀抱略陈从得句,暄晴不定始成阴。
忽闻啼鴂惊春去,芳草无人且独寻。

寓斋雨中

一雨芭蕉偃蹇存,故留深翠覆墙根。
晴连密竹凉生瓦,晚爱馀花寂闭门。
数日积阴能敌暑,小园吾事更添樽。
旁人已笑先生懒,自谓平居在不言。

己未九日

烂漫花光送晚秋,午馀寒蝶尚淹留。
直知天意存荒径,且遣霜威上薄裘。
国事正冠吾孰语,重阳得酒世能休。
古人此日登高感,不谓于今亦独愁。

题铜官感旧图

事往七十年,咏者亦千百。
章侯信澹定,图画想遗迹。
当时拯湘乡,意为天下惜。
岂知中兴业,只以功名易。
事平乱未已,清祚乃再革。
将才古所难,要在重洁白。
众人贵苟得,一士独脉脉。
以此坐沉沦,江山落空碧。
过舟感旧处,世事不足责。

十一月初一夜重读邓秋门遗诗

八卷遗诗有陈迹,廿馀年来尚恻恻。
故人骨冷西樵山,不忆京华久行客。
开篇一序我少作,中有唱和郊与籍。
当时国事已可哀,隐隐诗篇各相惜。
自子之死我深居,读书十载在山泽。
岂知出游壮岁后,懒复治诗困行役。
如今衰迟似枚子,江海贩书较尤适。
吁嗟成就皆莫期,究不若子卧窀穸。
如今羡子绝年少,呕心不让李长吉。
遗诗重读辄三叹,子若生年亦发白。
乃知诗事令人老,不死相看仍落魄。
天寒高斋今夕心,书寄枚子江上宅。

梁节庵先生挽诗

世有君臣始见公,更于诗翰叹孤忠。
尔来得句犹终閟,垂死伤心且未穷。
直道不回天下变,南园思续百年风。
岂知还为今朝哭,无复相从丧乱中。

春暖

折枝疏竹缘墙活,濯干孤桐阅岁青。
渐换衣裘充薄著,少移花药补前庭。
闲中遂过句萌节,春事犹勤种树经。
坐想胜游终一往,隔林黄鸟语丁宁。

和魏斋同游江亭

经年不见江亭柳,一日含荑换景光。
晚有好风将鸟至,坐惟新绿与天长。
馀春尚去花时早,得句能无酒后伤。
微我舍君更谁语,江亭今日似沧浪。

法源寺看丁香同魏斋秋湄

都门盛看花,丁香独开早。
法源古招提,今日罕人到。
婆娑百数株,烂若紫与缟。
斜阳照殿角,上覆翠松老。
春秾草木茂,故物尽除扫。
桃梨杏棠药,后先各争道。
岁岁看花人,眷此须臾好。
新绿未成阴,晚覈初似稻。
堂坛佛久鐍,春事自草草。
更访云麾碑,与君说天宝。

四月廿七日雨后作

久晴一雨顿生寒,在笥衣才换夹单。
欲出少留初困淖,于时何俟更滋兰。
榴花照眼将迎节,草树连林未救乾。
忽忆宣城江上句,重门深闭且盘桓。

赠魏斋并题其印集

炎风吹暍日,张席卧屋隅。
息影欲少宁,为诗偿子逋。
十年废百事,世亦忘吾徒。
我诗子治石,子诣我不如。
龙螭走大陆,缀以芝草腴。
形穷义假借,星月相扶疏。
刻画金石姿,斧斧分鸿都。
上窥三季遗,奇释陈盘盂。
工苦学尤绝,世士徒惊呼。
完白与悲翁,谓可并轨驱。
岂知乃排遣,雕虫非壮夫。
学养逾所造,子宁足区区。
冰橱富菱芡,园榭生荷蒲。
触热子暂休,夏畦已干枯。
晚过塘柳阴,拍拍看群凫。

暑雨

郁蒸变炎景,雨意含烦暄。
初若霰着枝,须臾如倾盆。
恒旸亦已病,蓄此非朝昏。
梧桐翻旱叶,兰蕙活微根。
望久足慰怀,迎凉敞窗轩。
中伏未及秋,于物犹殷繁。
冻蝇遂敛翼,湿蚁随流奔。
鸟飞压云重,夕明知月昏。
人事无兼遂,漠然惟寒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