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 其三

沧海有回澜,水风自相激。
道丧世益下,陆陵见平溺。
晚清曾左伦,振亡岂以德。
舍利先气谊,与事共休戚。
数往论世儒,虽近那可得。
冻雀依檐枝,汝亦争格磔。

除夕

收尽狂心自去年,馀年甘亦附诗编。
未花梅在盆中活,已敝裘施鞟外缘。
春事柰桃看次第,岁朝桦烛语婵娟。
一寒足抵宵来雪,只负书棚已万钱。

白沙先生书“心贺诗卷”,为柯廷言尹阳江时,祠宋太傅张世杰墓于赤坎作也。秋枚十馀年前得于海上。壬戌三月,携置北来,以值归之陈子援庵。为志一诗于后

攘胡事则已,为国人难俟。
曾城对夕烽,故山邈海汜。
去兹越廿载,揽古与吾子。
张皇首学术,慷慨及忠义。
烂烂厓山云,落落慈元记。
世往足嗟伤,文垂亦纲纪。
追寻乱微日,补拾缺亡理。
岂惟心贺诗,所慕在紫水。
金门桃始华,春林燕方垒。
少逢忽雨晦,将离复鸣雉。
会与时兼左,昔视今相诡。
负贩尔巳劳,得舍情何自。
殷勤语陈侯,先民重乡里。

闰五月朔日雨中

先时渴暑忽成霖,窗下枯桐负帝心。
一榻背暄仍膏润,片云将梦更萧森。
夏原长物乾能救,道不回车水益深。
自有闭门终日事,起看微霭上高林。

园夜

双虹跨曲池,疏花露回渚。
柳阴月上光,水凉人坐语。
避喧已不然,闻歌更何许。
凄凄金缕曲,飒飒玉盘雨。
哀音忍重听,孤怀非昔似。

折荷

折荷被水带泥痕,俯仰令人不欲言。
览物便知风雨恶,到秋惟有菊松存。
当前境在诗才就,四座人稀雀自喧。
事业性功无一可,伤心斜照满荒园。

中秋夜赠王秋湄时将别

明月照芳池,凉风转飞藿。
佳期易为别,人生暂相乐。
归山暮云尽,在地庭梢落。
如何望乡心,复对欲行客。
服贾尔自营,论交义不薄。
念我寒无衣,语我舟在壑。
谁能守夜半,昧者使昭若。
翩翩雁南游,露下怜栖雀。

杂诗 其一

东风雨与俱,西风雨不作。
始秋遂改度,览变未为错。
黄华晚逾静,过蝶来相索。
穷途方两遇,众木亦纷落。
淹然沆瀣心,负此偏反若。

杂诗 其二

松柏张秋维,园馆生夕阴。
蔽亏尚未已,萧飒无留禽。
随阳众所乐,憩夏昔所任。
徒闻蟋蟀鸣,仿佛枫树林。
入耳暂无虑,察物惟伤心。
嗟民独靡依,不闻发悲音。

杂诗 其三

秋蓬美枝叶,所恶在根本。
随风不知往,去地日已远。
烝人何蚩蚩,原草何菀菀。
经营四方事,相与日牴践。
中林野火落,青青化为炭。
亦自有根荄,糜灭已复蔓。

杂诗 其四

露下青玉凝,风动金支舞。
梧桐叶微脱,庭阶夜将曙。
节士悲零落,达人观岁序。
消长理必繇,物亦莫能忤。
鸡鸣一何急,日出光易午。
思治恐弗及,在暗恐弗寤。
坐起披书读,潇潇更闻雨。

杂诗 其五

朔风吹飞雁,南望天无极。
明知寒已至,去此将安适。
衡阳不可度,漳川宁可息。
引领见云中,关塞奔直北。
湑湑赤棠道,采采首山侧。
秋高稻粱肥,胡不奋归翼。
群飞夺孤往,何况栖水国。
君子念乱离,欲行行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