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韬庵太保七十

馀生海角望中兴,帝座扶持赖有人。
德望卅年来畎亩,艰危孤立此君臣。
清吟谢客应争席,细楷涪翁愈逼真。
自是天公眷忠义,依然相敬见如宾。

唐元素属题吴攘之小像

安吴矜其书,自诡已入圣。
攘之实高弟,孔颜隐相命。
此图名如愚,不违意可并。
一时号复古,秘诀擅拨灯。
援碑强入帖,惝况说难罄。
吾观古书体,风气各自胜。
学之得形似,要亦近其性。
谁能受束缚,一一待指證。
不如尽扫去,纵笔且乘兴。
何须凿妍丑,今日我为政。

吴巽宜山深林密图

辟世欲何归,意中挟悲愤。
入山路已绝,下笔犹恨浅。
峰峦郁千叠,松枥森万转。
泉声自洗耳,云气常在眼。
先生江海士,游屐不惮远。
含毫偶寄兴,孤往似忘返。
图成但自赏,俗客未许展。
谓余久慢世,道合古狂狷。
何时约买山,共逐巢由隐。

题济宁李一山所藏唐拓武梁祠画像

唐拓旧传李氏本,荆川父子留私篆。
国初鉴赏得朱查,武梁祠像名初显。
衎斋秘藏凡几载,旋入扬州玲珑馆。
佩兮割爱遗汪君,转赠秋盦意殊款。
秋盦嘉祥获遗石,重立武祠抉幽隐。
前后石室文益多,载籍未收剔苔藓。
殷勤持此寄覃溪,好古天教福双眼。
尽资两汉记金石,辨證详明助新纂。
猿叟赋诗石洲继,道光季年事非远。
济宁李氏久失之,宝物何缘出京辇。
十四图才存十一,馀烬居然脱兵燹。
流传先后粗可稽,题跋如林幸无损。
李君自序具颠末,时士续咏见盛晚。
老夫敛笔复何云,聊快任城璧终返。

题金陵蒋氏遗训卷

蒋生素好礼,诸老所激赏。
金陵吾旧居,交游殊不广。
闻君守遗训,德业久培养。
曾侯善八分,精楷时无两。
烂然书盈卷,相重非标榜。
审言至俪语,淳雅冠吾党。
二公吾所信,片语岂虚奖。
笃行且尊师,世风从扰攘。

吴柳堂先生罔极编书后

母死国复破,此愤可杀身。
杀身未得所,忍死犹烦冤。
先生古烈士,劲气苦难吞。
言官虽其职,一言遂去官。
郁郁栖閒曹,怅怅聊自存。
苟生如久病,病在胆与肝。
处世既不谐,功名何足论。
冲天终一决,举朝为悲酸。
毅皇诚可哀,景皇遇益艰。
继统空纷争,母子还自残。
尝读绝命辞,俯仰四十年。
馀生未可死,人定期胜天。

东台吉通士求题绍熙残塼

历劫塼残赵家地,入手摩挲绍熙字。
颓垣废井万斜阳,吉君锦囊作珍秘。
绍熙明昌各一天,可怜绍熙才五年。
孝宗庙号信无愧,可惜生儿非象贤。
阳武崩堤河一变,南派入淮彼曾见。
鹅湖鹿洞莫纷争,坐羡徐君堪斲砚。

风雨过

穿径贪依竹色凉,松涛渐觉到虚廊。
雨馀鸥队矜翔舞,风际蝉吟自抑扬。
忍道长安浑似奕,那知沧海又生桑。
匆匆一枕怀根梦,未抵狞飙半日狂。

杂诗 其一

高楼插暮空,正作碧云色。
浮云忽蔽之,遂使虞渊黑。
夸父不自量,弃杖成遗迹。
沈沈入长夜,谁与护鹃魄。
海波深无底,嗟我梦魂隔。
赴海断六鳌,犹足立四极。

杂诗 其二

往时慎论人,自谓不轻许。
岂知无一中,非璞故为鼠。
过言虽可惭,扪舌驷何补。
正欲章吾妄,且以戒群竖。
文字都莫删,留待天下数。
冥冥易堕行,敢责平生语。
披猖既不返,悯默将谁与?揽辔待澄清,晚盖或有取。

刘晦之求题瀛国公宝宋帝㬎

赵氏一块肉,史不知所终。
十二徙上都,其年犹童蒙。
十八赴土蕃,不娶归真空。
给粮复赐钞,衣食知不充。
无后爵遂绝,杞宋嗟难同。
徒闻上尊号,懿圣仍孝恭。
忠义动百世,烈士悲其风。
稚存自伊犁,得之归江东。
晦之偶获此,哀歌气填胸。
亡国不祥玺,姑置何足恫。
天命诚未改,少康灭有穷。

哀小乙 其一

灵真伏我旁,我意殊不觉。
一朝忽然去,百身那可赎。
寻渠诗中语,缥缈如鸿鹄。
海山不成归,无故辄歌哭。
既云厌人世,何事犹苦学。
繁华绝所好,惟学为子毒。
得天盬其脑,解脱诚已酷。
盖棺宁无恋,号泣罗骨肉。
修短定虚名,毕生自多福。

哀小乙 其二

昧爽赴吴淞,落日归黄浦。
挟书独往来,海鸥久为伍。
锡名乃曰胜,好胜由尔父。
未明唤儿起,去去不言苦。
回头望楼窗,目力尽街树。
饥饱儿自知,风雨儿自禦。
安知尔已伤,精髓暗中腐。
卧床未十日,到死无一语。
无穷父子情,草草遂终古。
倚楼默自失,泪眼复何睹?

哀小乙 其三

陈尸俨在床,昏眩忽如梦。
存亡孰主宾?非悟亦非恸。
委蜕良自佳,造化试博控。
鱼潜为鸢飞,久羁等一纵。
魂魄犹乐生,亿测恐难中。
哀情譬初割,未免护新痛。
此境行及我,万古迫相送。
苟生正可羞,不死嗟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