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石先生三十七,不应乡试为校官。
道光丙申绘图日,海昌训导已十年。
平生毫发无外慕,气盖一世如等閒。
冷斋之冷却万热,更以万卷培其源。
中年自视藐千古,独辨真伪诚要言。
文章小技在充足,洮洮易尽何足论。
曾侯自谓喜雄峻,徒长躁气非本根。
披图至我识微意,嵚崎欲压仇山村。
警石先生三十七,不应乡试为校官。
道光丙申绘图日,海昌训导已十年。
平生毫发无外慕,气盖一世如等閒。
冷斋之冷却万热,更以万卷培其源。
中年自视藐千古,独辨真伪诚要言。
文章小技在充足,洮洮易尽何足论。
曾侯自谓喜雄峻,徒长躁气非本根。
披图至我识微意,嵚崎欲压仇山村。
忠端多名迹,可敬亦可爱。
略观近入藏,此卷宜为最。
东洲与石洲,两跋已云备。
乙盦为六诗,逸韵转奇肆。
我观书品论,迂谨有殊致。
茂弘安石间,逸少乃其次。
正坐书掩名,钓戈等能事。
学中七八乘,作书特未艺。
岂堪溷长者,曾不辨法意。
作书莫作草,怀素尤为厉。
君实与明道,不草究何碍。
时人解章草,黄谢若小异。
云间周思兼,独往擅妙诣。
行草推觉斯,未老锋犹锐。
未若倪鸿宝,掩苏当抹蔡。
缙绅惮小楷,率尔趁笔势。
一札才四行,大书那足贵。
又与鸿宝书,持论主遒媚。
以此考所见,言行实不背。
昔尝睹榕颂,隽拔有古味。
樟谳与千文,天壤或犹在。
善书轻其书,小技故可愧。
荆公赋颜碑,语意绝相类。
吾生无死所,偷活识前辈。
犹期树名节,何用托文字。
郁郁十寒暑,筋力殊未衰。
与时相消长,任天非盈亏。
欲闻治世术,隐然某在斯。
群儿覆公餗,老夫宁尔欺。
初无速沽意,坐视世运移。
内热何自来,为疽蚀吾肌。
沈默方自愧,刀圭从竞施。
鼠肝与冲臂,亦听造物为。
周陈胡爱我,解愠遗新诗。
一欢忘所苦,春日来前墀。
白阳意有馀,使笔若不足。
试寻简远处,于此见避俗。
写生贵写韵,失韵岂足录。
石涛味独酣,泼墨成浓绿。
风气虽各殊,低首犹为续。
可与知者道,高举凌鸿鹄。
滔天挟惊飙,倾城减风采。
朱襦褪轻红,溅浪越沧海。
勃然闻异香,知子性不改。
相哀久摧郁,差喜平生在。
何人识此味,肝胆付真宰。
盛时虽已左,孤抱犹能待。
老天方病暑,进食去若浼。
岂辞为一尝,渴吻终无悔。
庄生颇耐寒,意度殊落落。
朱生特温雅,可怪耽寂寞。
二生皆能诗,过我出所作。
不为世俗语,往往为惊愕。
我诗常自疑,瘦涩不堪嚼。
将为知己累,世议苦见搏。
有雠缘有党,相厄定何乐。
避人亦足豪,闭户专一壑。
朱生咏史诗,意若有所讽。
子意吾深了,不惮独为众。
舜文东西夷,中国行一统。
兴亡何足道,委质意自重。
贼民乱无极,相斫绝可痛。
徒为枭雄资,图霸力徐纵。
惜哉无斧柯,虽老犹堪用。
君岂真楚狂,长歌亦叹凤。
乙未秋入都,常熟招一饭。
坐间惟恒斋,从此不再见。
金陵谒南皮,拒客若有愠。
武昌复持节,枢府颇受怨。
戊戌翁亦去,庚子成内乱。
山中和三诗,自喜得閒散。
国命难久延,大力负夜半。
二三贵人者,愦愦孰可谏?此卷诚尤物,展览历忧患。
胜情吾何有,话旧且自遣。
《春秋》不作竟《诗》亡,杜老无归暗自伤。
望断暮烟人未返,却疑天意坠苍茫。
夸父康回事有因,触山逐日各忘身。
羲和弥节崦嵫迫,耐此苍茫独立人。